當地時間4月21日,美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,盤中均一度跌逾3%。
截至收盤,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2.48%,跌逾970點;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.55%,跌逾410點;標普500指數下跌2.36%,跌逾120點,再迎“黑色星期一”。
大型科技股全線下跌,Wind美國科技七巨頭指數大跌3.06%。特斯拉下跌5.75%,市值蒸發446億美元;英偉達下跌4.51%,市值蒸發1118億美元。美股“七巨頭”市值合計蒸發4046億美元(合人民幣2.95萬億元)。
銀行股多數下跌,摩根大通、高盛集團、美國銀行、富國銀行跌逾1%,花旗集團跌近1%,摩根士丹利跌逾2%。
熱門中概股多數上漲,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漲0.20%,中金科工業、禾賽科技漲逾6%,多尼斯漲逾5%,好未來漲逾2%。
消息面上,特朗普對杰羅姆·鮑威爾的最新施壓,再次引發市場對總統干預美聯儲政策的擔憂。自上周以來,特朗普的一系列抨擊,讓人們開始質疑美聯儲能否保持政治獨立性——而這種獨立性正是美國金融市場信心的基石。與此同時,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最新數據仍高于目標水平。
在財報季,特朗普反復無常的貿易政策令市場愈發緊張不安,財報發布高峰也于周二正式開啟。許多公司已經下調或取消了年度業績預期,分析師們也在匆忙下調對美國大型企業的盈利增長預測。
Empower首席投資策略師瑪爾塔·諾頓表示:“今日的股價走勢反映出三重不利因素:關稅背景、財報表現不佳,以及總統對鮑威爾主席的再度施壓。特朗普對鮑威爾的不滿由來已久,但他4月2日‘解放日’的意外言論,或許讓投資者意識到,他在社交媒體上的表態比以往更值得重視。”
其他美國資產也掀起了拋售浪潮。人們愈發質疑美國作為全球資本首選目的地的地位,以及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長期核心作用。美元匯率下滑,國債市場表現分化,長期國債價格下跌,短期國債價格則有所上漲。
多重風險交織,加劇了市場對經濟增長與通脹前景的擔憂,同時也引發了對美聯儲如何平衡兩者關系的疑問。盡管交易員預計今年美國至少會降息三次,但前紐約聯儲主席比爾·達德利在彭博社專欄文章中指出,政策制定者的行動速度可能比預期更慢。
?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