界面新聞記者 | 李彪
界面新聞編輯 | 劉方遠
北京時間4月25日,英特爾美股盤后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。公司一季度營收127億美元,與去年同期持平,在標準會計準則下(GAAP),凈利潤虧損8億美元,去年一季度虧損約4億美元,虧損幅度擴大1.15倍。
公司最新毛利率為36.9%,相較2024 年第一季度的41%有所下降。
英特爾同時公布了第二季度的業績展望,預計第二季度營收在112億-124億美元之間,該預期區間的平均值為118億美元,遠低于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的129億美元。利潤數據預期也不及預期,標準會計下每股凈虧損預計為0.32美元。據雅虎財經頻道數據,30名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英特爾2025財年第二財季每股收益將達0.06美元。
在財報會上,對于外界關心的關稅沖擊的影響,英特爾CFO David Zinsner表示,一季度業績增長的部分原因是客戶預期潛在關稅的購買行為,很難量化其規模。
據界面新聞采訪了解,此前由于擔心英特爾作為美國芯片廠商、其CPU芯片產品受美國對華出口關稅影響,國內市場客戶曾進行過一波搶購囤貨。但在后續中國官方推出按“晶圓廠流片地”判定芯片原產地的規則后,搶購行情有所緩解。一位半導體代理商告訴記者,英特爾相當一部分CPU訂單由臺積電在臺灣的晶圓廠負責代工生產,這部分訂單預計不受影響。
但英特爾CFO也提到,隨著美國政府出臺不可預測的貿易政策,及衰退的可能性增加,預測二季度及全年業績十分困難。
由于第二季度業績展望低于市場預期,英特爾股價盤后下跌5.12%。
這份財報也是英特爾新CEO陳立武上任一個多月后的首份財報。發布財報的同時,他在公司官網上發表了一封致員工的全員信。
陳立武稱,一季度財報中的多項數據,營收、毛利率和每股收益(EPS),均超出預期指引,這是英特爾“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”。
但陳立武表示,英特爾仍然需要應對“愈發充滿不確定性的宏觀經濟環境”,這在公司的第二季度展望中也有體現。
“一切變革都將從重塑我們的文化開始。無論是客戶反饋還是內部聲音,大家所看到的問題都非常一致:我們太慢、太復雜、固守成規——這需要改變。”陳立武在信中反思公司危機時,將變革的重點對準內部。
此前在陳立武上臺前,外界就曾預測,陳與前任CEO基辛格的管理風格截然不同,主張英特爾發展要走控制成本、精簡規模的“鷹派”路線。在去年英特爾官宣全球裁員1.5萬名員工后,陳上臺將以更大力度為英特爾“瘦身”。
本周早時據路透社等多家外媒報道,英特爾為削減成本計劃裁員20%,是公司自1968年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組織調整。截至2024年底,英特爾全球員工總數為10.89萬人,若按20%比例計算,裁員規模將超過2.18萬人。
最新的內部信也證實了英特爾的裁員計劃,但并未公布具體比例。陳立武稱,公司需要做出一些艱難的抉擇,而這些關鍵改變“將不可避免地帶來人員結構的優化調整”。相關計劃將從第二季度開始執行,會以最快的速度在未來幾個月全力推進這項工作。
除此之外,內部信中還例舉了多項強化內部管理的調整,包括“兩天居家、三天到公司線下辦公”混合辦公模式改為“全員每周四天到崗”、取消不必要的會議并大幅減少與會人數、將原有績效考核的“Insights”和“OKR制度”調整為非強制要求。
陳立武稱,這一系列改革的目標是為塑造更為扁平的組織架構,回歸英特爾“工程師文化”為核心的企業精神。
除裁員和內部改革外,整個集團今年也將進一步收縮預算開支。財報披露,英特爾下調2025年非GAAP運營費用目標至170億美元,原目標175億美元;2026年目標為160億美元;同時將2025年總資本支出目標降至180億美元,原目標為200億美元,預計凈資本支出在80億到110億美元之間。